温州方言名词解释,温州方言名词解释
今天幻域速攻网 - 专注游戏攻略与程序解析!带你认识可以做差差的游戏可插3d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它,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解决方法,下次遇到的话,就不用太过惊慌了。下面,跟着幻域速攻网 - 专注游戏攻略与程序解析!一起了解吧。
温州方言名词解释,温州方言名词解释

[一下儿] 一会儿,一下子。
[一色] 一式,一样。
[一股龙总] 总共,统统。
[一俨一,二俨二] 1、喻诚实规矩。2、干事认真、有条理。
[一铺路] 十里路。宋代驿传制度采用邮铺以传递文书。明代铺与铺之间相距十里,故温州至今仍称十里为一铺。
[二三八九] 泛指气候不冷不热季节。
[十二忙月] 腊月。昔时家家筹备过年较忙,故云。
[七十八老] 泛指年迈者。
[七七八八] 说三道四,话语噜苏。
[七搭八搭] 1、乱扯胡诒。2、指作风虚浮,东搭一手,西插一脚。
[七零三,八零四] 喻闲话多。
[人头不] 头脑不清。
[人抬人] 相互捧场、帮扶。
[刀快] 某些商贩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或任意抬高价格牟取暴利,以及服务性行业乱收费,均谓之刀快。也贬称为“斩客”。
[了了滞滞] 清洁干净。
[了得过堂] 过得去、不算差。
[三九年夜] 农历年末岁尽。
[三股一] 三股中的一股。
[三面见同] 有关各方一起议定,共同信守。
[三拳两脚] 指拳脚麻利,出手快。
[下横长] 指土里土气,俗不可耐。“土”字,下一横比上一横长,故称。
[下脚末] 1、残渣剩滓。2、小末卒。
[大叭拉腔] 指外地人张大嗓门讲话,不大好懂。
[大头冷面] 对人冷面相待。
[大舌] 口吃。
[大眼界] 见过大世面。
[大懵] 大而笨拙的人。
[山头岙窟] 冷僻山村。
[千丝百藤] 也说“牵丝攀藤”。1、喻事情纠缠一起。2、喻讲话、做事不爽快、不干脆。
[门市货] 用料讲究、制作精工的优质货品。
[小小垒垒] 小巧。
[小气狰猫] 悭吝。温州童瑶:“小气猫猫”,臀儿抓抓。
[小溜溜] 对小孩的谑称。
[马达卡] 摩托车。
[天光] 早上。
[天暑热道] 大热天。
[云淡风轻] 喻人轻挑。
[木头娜儿] 木偶。比喻笨拙无能、受人摆布的人。
[咏] 真要命,没得解救。亦说“有救”。
[瓦砾爿锋] 破瓦片。
[日昼] 中午。
[见人怪] 讨人嫌。温州俗话“口快见人怪”。
[见大(多)勿怪] 1、见识多、阅历丰富,遇烦难事不以为怪。2、反话,意即少见多怪。
[牛劲马力] 力气、劲道特别大。
[毛滚蔫刺] 因畏惧或受寒而毛发悚然。
[毛睁头] 手肘。
[月里底] 产妇分娩后休养的日期内叫月里底,一般都养卧一个月,叫作“做月里”。底期内。
[勿积太宝] 不知好歹。
[勿俨三四] 1、这也不是,那也不当。2、言谈举止不正派。
[勿清门] 不舒畅、不适意。
[乌焦烂炭] 东西烧成焦黑。
[风痴] 台风。
[文爻] 多指鱼死了。“文”是民间“死”字的避讳辞。爻,助词,即“了”。
[斗憋气] 各不服输,互相扯皮。
[火萤光光] 萤火虫。
[双生晦] 孪生子女。
[水推排] 随水漂流的竹木排。1、喻人行踪无定。2、对随处闲逛者的詈称。也有说“水推藻”(浮萍),含意同。
[石板卵卵] 鹅卵石。
[龙星] 金星。
[打水盘漂] 民间用瓦片、右片掷于水面的游戏。喻耗钱去干毫无意义和成果的事。
[打生] 生份、陌生。
[打喟] 打呵欠。
[打王交] 一种占卜活动。王交 ,亦作王交 杯,由两爿竹根制成,正反面表示阴阳,以卜凶吉。
[打悔心] 后悔。
[打裥] 本指衣裙上折裥,引申指脸上皱纹多。
[打鼻头铳] 嗤之以鼻。
[东攒西借] 多方借钱。
[白日] 侥幸、幸亏。
[白卵车] 无牌照车辆(多指三轮车)。
[用勿着儿] 无用之人(多指坏人)斗。
[外姓家仙] 对寄居本家的外姓人的詈称。
[头粒珠儿] 指群体中成就大、威望高或吃得开的人。
[头跳尾跳] 喻兴高彩烈。
[对头排面] 面对面。
[发台瘟] 演员登台时心里发怵,戏演砸了。温州俗语:“上台发台瘟,落台唱勿完。”
[发兴] 也部“发兴头”。指业务刚开始或商店刚发市。
[发幔] 起雾。
[老女宁 客] 妇女,泛指已出嫁的女子。
[老牌] 也说“老头牌”。中青年对长辈不尊敬的称呼。
[老鼠皮翼] 蝙蝠。
[老蟹] 熟门熟道,富有经验,工于心计的人。含揶揄意。
[共印板] 两者一模一样。
[地宕] 地方。
[地家爷、地家娘] 公公、婆婆。
[百客花娘] *** 。亦称 *** 、花娘、花儿。
[死执] 执拗得很。
[夹活詈] 出乖露丑。
[过辈] 亡故。
[扬风扬雨] 张扬,也指耀武扬威。
[师姑娘寮] 尼姑庵。师姑娘:尼姑。
[光里光生] 1、干净光洁。2、一点不剩。
[当账] 也说“当算”。算数。
[吃天光] 吃早餐。
[吃日昼] 吃午餐。
[吃会] 开会往往有吃喝,民间谑称“吃会”。
[吃家生] 挨揍。
[吃黄昏] 吃晚餐。
[吃铜] 多指贪污受贿。铜:铜钱。
[吃喷头] 挨骂。
[团团圈圈] 亦说“团圈”。周匝、四周。
[团堆] 买卖中将所剩货物估个价全买下。
[自挣自力] 靠自己努力、拼搏。
[行教老师] 拳师。
[会翻] 能说会道。贬意。
[杂杂合合] 也说“杂黑杂合”,意即混杂、混合。
[各经] 脾气古怪。
[忤愿] 发誓。
[灯旋恁] 晕头转向。灯:指走马灯。
[汗出脂流] 汗多貌。
[江蟹] 梭子蟹。
[讲大来] 随便说说。
[讲古] 讲故事。
[阴静] 也说“阴阴静静”。寂静、冷静。
[麦里鹁鸪] 喻人藏匿不愿或害怕见人引申为深居简出,不抛头露面。
[走归] 回家。
[严正色] 认真、正经。
[花里班烂] 指花纹色彩多。
[花病] 花柳病。
[花癫] 因思想异性引起的精神病。
[两来船] 你来我往不相遇。
[抵人憎] 害羞。
[呒阵排] 无计可施,无事可做。语:“呒阵排,养嘎嘎(鸭)”。
[私伙银] 私房钱。
[作兴] 做事凭个人喜欢和兴致。
[伴手] 也作“盘手”,探亲访友所带礼品。
[邻舍家边] 邻居。
[奂堆] 多、满貌。
[条直] 爽直。
[疥橱] 碗橱。
[快活仙儿] 喻少忧少虑人,自得其乐的。
[闲懒嗒食] 零食。
[汰浪] 夏季阵雨。喻人作风轻浮,喜怒无常。
[穷苦暗] 穷愁困苦貌。埃嚎谒。
[哈里钾搭] 撒谎。
[局门] 排场。
[苦极] 穷苦;可怜。
[板头] 名堂。
[雨毛坌] 即毛毛雨。
[顶个儿] 群体中头头。
[顶勿牢] 受不了、抵挡不住。
[顶心掌] 击中要害,一语道破。
[拨长头] 抽签,凭机会决定权利或义务的一种方式。
[拨直] 两相当。
[拉屙猫儿] 比喻做事时干时停,毫无条理。
[拉塌精光] 一点不剩。
[拗撑八撑] 不顺畅、不称意。
[明朝后日] 过些日子。
[舍利大] 慷慨、出手大方。
[肴配] 菜肴。
[狗嚼屙] 形容说话含混不清。
[夜厨] 夜点心。
[单个儿] 独子。
[单门] 专门。
[单清] 偏偏。
[泥昏滥醉] 酩酊大醉。泥昏:含神志迷糊意。
[泥捏恁] 喻人糊涂。
[空手饭人] 无正式职业、游手好闲。
[空壳大号老] 喻底子空而装富摆阔的人。
[饱登登] 肚子很饱。登登:凸起貌。
[弥齐] 1、整齐。2、齐全。
[弥丝断儿] 1、紧配,无一丝缝隙。2、指数量不多不少。
[细儿] 也叫“厮儿”,小孩。
[绊眼] 不顺眼、不愿意看。
[刚腔遢板] 唱腔走调,不合节拍。
[胡佬] 喻外行、容易上当受骗的人。
[厚佬] 指脸皮厚不知羞耻,常用以男人在女性面前调笑挑逗的丑态。
[挂零落] 形容衣形破烂不堪。
[挂土大 ] 指事情刚开始干。温州俗语:正月正月慢,二月才挂土大 。
[早秋热] 指交秋后反热现象。
[背刀客] 替狎客、 *** 牵合的人。背刀:拉皮条。
[顺境] 安康、顺利。
[秋霖] 秋间阵两。
[省径] 节俭。
[弯藤八翘] 弯曲、错乱貌。
[奘腩脯] 肥胖貌。
[烂仑] 1、指流氓行为。2、指地痞流氓,即烂仑客。
[烂粒] 豆中霉烂粒子,喻指流氓、犷客。
[派头浪] 气派。
[剃光头] 1、判刑入狱。2、赌博输光钱。
[结煞] 结果、结局,下场。
[统落] 不问货品大小好坏,单以数量计价。
[格会死] 这下子要命了。
[破篷] 断虹,为台风预兆。温州谚语:“破篷挂海口,茅屋挈起走”。
[热头气] 1、暑气、痧气。2、喻人傲慢,摆神气。3、喻做事雷厉风行,有六月太阳那样的劲道。
[圆鼓卵登] 饱满、 *** 貌。
[透大气] 长叹。
[透气呼力] 气喘呼呼。
[倒散赖] 无赖汉。
[鬼嚼喟] 窃窃私语。
[旁头] 近处、过去一点路。
[旁耽] 那边。
[娑姹] 风 *** 子。
[浮空白地] 平白无故。
[浮空讲] 无稽之谈、不实之词。
[涌汤] 沸水。
[朗曝] 1、雨霁。2、心情爽朗。
[女每 ] 读妈孩切。对孩子的昵称。叙述时称“女每 女每 ”、 “ 女每 儿”。
[畚扫] 拉圾。打扫街道清洁工昔称“畚扫客”。
[难妆爷] 也说“难妆容”。苛求责备、不好伺候的人。
[掏掏动] 喻主意不定。
[雀跃娜儿] 1、对轻佻女子的詈称。2、对自己女孩子的昵称。
[眼泪婆娑] 泪流不止貌。
[眼晴旺热] 眼红。
[移丁倒头] 颠倒、倒置。
[兜伍吃] 几个人凑钱或出食品一起吃。
[兜兜] 口袋。
[脚绊] 趔趄。
[脬扎下鬼儿] 指在大人交谈时插嘴的小孩。脬扎下:胳肢窝。
[猪口近] 猪舌。
[猫相] 小气、吝啬。
[猛烹热头] 炎炎烈日。
[粘脂疙拉] 喻纠缠不休、不干脆。
[粕脂粘胶] 粘稠、发粘。
[断坯] 不成样子。
[断差差] 断断续续。
[剪绺] 扒手。
[婆大] 妻子年龄比丈夫大。温州俗语:“有钱娶婆大”。
[密密] 接连不断。
[密鼓] 稠密状。
[弹弹石巴 ] 形容人气急败坏、顿足捶胸。弹:蹦。石巴 :音把,跳脚顿足。
[落力] 努力。
[落事] 适宜、恰当。
[搭份] 搭股。
[逾千达万] 成千上万。
[童子痨] 对淘气孩子的詈称。
[道坛] 也作“稻坛”,即天井、院子。
[着穴] 正中要害,抓住要害。
[着着眼] 眨眨眼。
[湖海] 走江湖的。
[隔远山叫] 相隔甚远,不能呼应。
[媒头] 帮诈骗者引人人圈套的人。
[嫒主儿] 也作“院主儿”,指未婚年轻女子。
[塌拉方] 许多。
[勤力] 勤快。
[赖哭猫儿] 动不动就哭的小孩。
[摆摆盘儿] 几个小孩凑合食物和玩具一起吃吃玩玩。
[恶腻相] 肮脏相。
[零碎伯伯] 常以琐事麻烦他人的孩子。
[解板] 1、锯板。2、赌徒串通,以赌谋财。
[新妇儿] 童养媳。
[新孺人] 新娘。
[``动] 原指螺丝等零部件装置松动,引申为优柔寡断、毫无魄力。
[柴排筋鸡] 形容瘦得暴筋突骨。
[鼻头下一横儿] 本指嘴巴,多喻糊口、生计问题。
[镂丝扒缝] 挖空心思。
[横彪] 腰围粗壮。
[靠造化] 碰运气,多指工作随、草率。
[暴] 风骤起,天气突变。读如报。
[撑硬篙] 强出头。
[糊溏粕浆] 一塌糊涂,模糊不清。
[糊(言乖) 烂熟] 食物煮烂。(言乖) :音番。
[糟湿糟滥] 多指湿衣湿物,亦指路面水湿泥泞。
[邋遢仙] 1、作风拖拉、工作松懈的人。2、不爱整洁、不修边幅的人。
[银光星烁] 闪闪发光。
[蟹汁八酱] 乱七八糟。
[麒麟赶龙] 追逐貌。
[爆孛] 爆米花。孛:俗读蒲,光芒四射意,喻米花四溅。
显卡1G独显是什么意思
1G独显,指的是1G显存的独立显卡,但是凭这个很难说明显卡的好坏,具体要看显卡型号。
另外,GeForce Go 6200 / Radeon Mobile 9600 是比较低端的显卡,几年前的产品了,现在的显卡都比这两个强。
山水田园诗有哪些
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被钱钟书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四时田园诗”,它“叙述了农民一难到头的辛勤生产和刻苦生活。可是这首诗没有起示范的作用;后世的田园诗,正像江淹的《杂体》诗所表示,都是从陶潜那里来的榜样。”(《宋诗选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7]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
《豳风》是豳地一带的诗歌,共七篇。豳,又写作邠,是周朝的祖先公刘迁居开发的地方,在今天的陕西省旬邑,邠县一带。这一工区多存周人旧俗,“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汉书·地理志》)诗风宽大,乐而不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注)
流火: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就已西沉了
觱发:风寒盛。栗烈:凛冽
一之日,二之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月
三之日,四之日:夏历正月,二月
于耜:整修农具。举趾:举足耕耘
馌:音夜,给人食品
畯:音郡,管农事的管家
仓庚:黄莺
懿筐:采桑用的深筐
女:女子,女奴。殆:恐
萑苇:长成的荻苇。
斨:音枪,斧,受柄之孔方形
鵙:音局,伯劳鸟。载绩:纺麻
孔阳:甚为鲜明
葽:草名,即远志。蜩:音条,蝉
陨箨:草木之叶陨落。箨音唾
同:会集。缵:继续
豵:墐豜:音间,三岁的猪
穹窒:堵好墙洞。墐:音尽,涂
郁:树名。薁:音玉,李属
断壶:摘葫芦。叔苴:收拾青麻。苴音居
荼:音涂,一种苦菜。樗:音初,臭椿树
穋: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
綯:音陶,绳子
凌阴:冰窖
兕觥:音四公,酒具
【赏析】:
《七月》叙述农人一年到头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反映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浓郁的节气风俗,应该说是不可多得的生活风俗画。诗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索,按月描写,又兼归类,纵横开合,一节一个内空容,一幅画面。从农事耕作开始,到收获举酒祭献结束,送饭的妇子,采桑的女郎,下田的农夫,狩猎的骑士,公室的贵族,人物众多,各具面貌,其间又以物侯表时序,构成整体风格的统一,而且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增强了诗歌的形象,尤为突出了风俗画的特征。
陶 渊 明 诗 集
归园田居五首
其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陶渊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个以田园生活为重要创作题材的人,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着高远的理想和兴趣,这使他最后不得不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二十年的田园生活中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在现存的一百二十首的陶诗中,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民生活的作品占了很大的分量。这使他成为我国田园诗的开山祖。
陶渊明的田园诗作,有《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五首、《和郭主薄》二首、《庚成岁九月中于西田获甲稻》、《饮酒》二十首等。这些诗“描写了农村的优美景色和农民的朴素生活,歌颂了劳动的意义和自己参加劳动的喜悦”。(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
唐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统治阶级提倡佛老,也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局面:对那些家仕困难的文人,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对那些有高官厚禄的文人,由仕而隐,既不影响生计,甚至还可以边仕边隐,名利双收。此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促成隐逸思想的流行。因此,继承陶渊明,一些诗人较多地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写作了大量的田园诗,由此而形成了田园诗派。
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他们的写作倾向和陶渊明有所不同,他们“从他那里得到启发,都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是他们都把陶渊明歌颂劳动的内容抽掉了。只是不真实地描写了一些农民乐天知命和安定闲适的生活,作为自然景物的陪衬,来美化他们自己的隐逸情趣。”(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名不详,襄洲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在家乡鹿门山,40岁 时曾到长安应进士考试,落第而归,以布衣终身。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他的诗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向来与王维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但诗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
他是“开盛唐山水田园派风气之先”的人物(《唐诗论丛》)他们田园诗数量不多,有名的象《过故人庄》、《春晓》、《宿建清江》等,意境恬静淡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这是一首意境恬静淡远的田园诗的代表作。诗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友谊融成一片。“一个普通的村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完全任其自然,笔笔墨墨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唐诗鉴党辞典》)。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不少人曾把这首诗的主题解释为“惜春”,其实它所表现的是超俗的田园世界,抒情主人公是一位置于荣华富贵之外,立足于超然世界并溶化在大自然之中的傲然长啸的“高潮之士”(参看[日本]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编的《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这首小诗太脍炙人口子,以致稍有文化的人即能随口涌出。
从这两首小诗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诗人将农村的田园生活加以美化了,这已经不是真正的农民的田园生活,其中的鸡犬牛羊多是借来点缀诗料,说不上真实深刻地反映农民生活。和他同时代的王维尤其如此。
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境)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 保留下来的诗有400多首。他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
王诗艺术成就很高。无论是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古人概括王诗艺术特色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取景颇具画家的匠心,而且画面色彩常映衬得浓淡相宜,这在他的《辋川集》中有集中的体现。王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
王维37岁之后,思想渐趋消极,基本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著名的作品有《山后秋暝》、《终南山》、《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辋川集》、《田园示七首》、《过香积寺》、《积雨 川庄》、《春中田园作》、《谓川田家》等诗。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侯柴扉。
雉够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父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谓川田家》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幅怡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就是一个“归”字。这片土地上一切生命都在思归:牛羊下山,牧童归来,野鸡深情的呼唤,桑蚕精心营造自己的安乐窝,田夫荷锄归来。最后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比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民并不闲逸,“归”字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地园诗从思想内容上讲,“这里然比陶渊明要倒退一大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但是从美学上看,他们一面深化了人类对山水田园美的自然美的感受,一面又提高了田园诗歌的表现技巧。
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以拜访故人的时间为顺序,完整地写出了从赴约到告别的全过程,层次分明,互相照应,结构完整。另外,在词语的锤炼上也很讲究,颔联的“合”、“斜”两个词,把村落与远山的关系描绘的如在眼前。末句的“就”表现了对故人的留恋,给人以亲切地感受。
王维的《山居秋暝》融诗歌、绘画和音乐于一体。这首诗中既有画家对色彩和线条的独特把握,又有音乐家对音响和节律的敏感。作者同时发挥了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的才能,使此诗成为一幅有声的“诗中画”。而在锤炼词语上,“王维尤其突出,常常用含蓄简省的文字绘出一幅画境而绝无雕琢的痕迹。”
田园诗发展到中、晚唐时期,又出现了另一面貌,“柳宗元、无稹、张籍和聂夷中都在《田家》这一类题目下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中国科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并不去描写农村景色。这一类诗歌,以晚唐聂夷中的《伤田家》最有代表性。田园诗到了晚唐都变成悯农诗。
聂夷中(837~884),字坦之,唐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咸通二年(861)中进士,因为战乱,加之家贫,无力贿赂权贵,所以,中进士后在长安停留很久,才被任为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东南)县尉。
由于他出身贫寒,长期生活在农村,“奋身草泽,备尝辛楚”,比较接近劳动人民,“知稼穑之艰难”。所以,他的诗作大部分是反映农民遭受残酷剥削痛苦生活。《伤田家》、《公子行二首》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米。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主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反映了晚唐时期广大农民在残酷剥削下所过的悲惨生活,作者并为他们发出急切的呼呈。有人将它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并论,以为“言简意足,可达柳文”(《唐诗别裁集》)。
诗开篇就揭露了当时农村一种典型的“怪事”,二月蚕种始生,五月秧苗始插,哪里丝卖?哪有米粜?这却居然是事实!可知这是“卖青”——将尚未产生的农产品预先低价抵押。这用血汗喂养栽培的东西是一年的衣食,是心头肉呀,即被剜去了。因此有三、四句“剜肉补疮”的比喻,这是血淋淋的比喻呀!它让人触目惊心,既深刻又典型,遂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最后四句是诗人陈情,表达了改良现实的愿望。这里寄希望于君主开明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作者用意主要是讽刺和谲谏。诗人巧妙地用反笔揭示了皇帝的昏聩,世道的不公正。“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两极分化的尖锐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增强了批判性。它形象地暗示出农家卖青破产的原因,由“逃亡”二字点出其结果必然是“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呼号而转徒,饥渴而顿 ”,“我死而徒尔”(《捕蛇者说》),充满了作者对田家的同情。
杜荀鹤的《山中寡妇》也是这方面很出色的诗作。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时世行》10首于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不合温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温部下敬翔,劝说他“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上颂德诗三十章取悦于温。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二年(891)第八名进士(《鉴诫录》)。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田□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天复三年(903),田□起兵叛杨行密,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田□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山中寡妇》全诗如下:
夫国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谣。
宋代是田园诗的顶峰期。
描写田园生活这一题材,一经晋人发现,又经唐人发展,到了宋代已成为诗人普遍描写的题材了。宋代的很多诗人都普用自己的诗作描写田园生活,他们或是王孟一线的,或是柳宗元、聂夷中一路的。其中堪称田园诗大家的当首推南宋的范成大,他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是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由此而将田园诗的历史推上了顶峰。
“无论是陶渊明也好、王储两人也好,他们都没有在田园诗上揭发过封建剥削制度。”(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唐人聂夷中等人的诗作,“都不描写农村的自然景色,在传统的习惯上,它们都不属于田园诗的系统”(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范成大“却把这两上系统结合在一起,给田园诗以更丰富更深刻的思想内容,赋予它以新的生命。”(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使脱离现实的田园诗有了泥土和血汗气息。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父范雩,宣和五年进士,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为秘书省正字,终秘书郎;母蔡氏是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孙女。
范成大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遍阅经史,善为文章。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绍兴二十六年起,任徽州司户参军,此后就在官场沉浮。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基本政治理想是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想富国强兵,必先安民,“省徭役、薄赋敛、蠲其疾苦”(《论邦本疏》)。在一些奏札中,他力劝孝宗要节省人力、国力,珍惜时间,整顿军纪,训练士卒,慎用刑罚,打击贪吏,以强兵复国为大志。在为地方官时,或尽力铲除弊端、整顿军备,或救灾赈济、兴修水利,为减轻农民负担、解除士兵疾苦作了努力。与此相应,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涉世甚早,对农村生活的艰辛有较深的了解,20多岁就写下了一些描绘农村生活景象的诗,如在《大暑舟行含山道中》一诗里,他便表现了“遥怜老农苦”的情感;在《乐神曲》中,写的是农民为丰年有粮交租、免受鞭笞而感到侥幸;《缲丝行》写姑嫂煮茧、缲丝、卖丝的繁忙劳动;《催租行》则描述了农民输租完毕后,吏胥上门勒索的情景。在徽州为官时,他又写下了著名的《后催租行》,诗作对南宋赋敛之重、官吏煎逼之酷和百姓受难之深作了形象的描绘。后来在杭州、桂林、成都等地及家乡,他又写下了大量的农村题材的诗,如《刈麦》、《插秧》、《晒茧》、《采菱户》、《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围田叹》等。其中如《黄罴岭》写巢居山农的非人处境,发出“安得拔汝出”的呼声;《劳畲耕》由“峡农”刀耕火种,勉强果腹,写到“吴农”因官租私债相逼而“逃屋无炊烟”;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自始至终贯串在范成大的诗中,直到晚年退居石湖时,他还在《冬舂行》、《秋雷叹》、《咏河市歌者》等作品里,对下层贫民的悲惨生活予以深切的同情。在《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三绝》中,诗人宣称:“汝不能诗替汝吟!”真实地说出他为民生疾苦而呼叫的创作意图。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各十二首,布局均匀。象一轴农村风俗画的长卷,每组绝句是一个片断,而每首诗都是长卷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组诗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农村优美的景色,歌颂了劳动和农民的质朴,揭发了封建的剥削制度。艺术上“深得刘禹锡竹枝词之神韵,清新轻巧,饶有民歌风味。”(《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我们先来看一首描绘农村景色的诗: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晚春恬静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诗的前两句,写日常农村静景。蝴蝶双双在菜花田里飞来飞去;白昼慢慢显得长了,田户人家没有客人来临,村子里十分恬静。这是从正面描写日常农村景物,首句也说明是晚春,诗的后两句写茶商来到时的动景。茶商来是为了采购茶叶,但却连鸡犬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到来,来了陌生人,大家都十分注意。这是动景,却是进一步说明农村的恬静。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以动来反衬静。首句写动景,但它却加深了“日长无客到田家”的静。三、四句写动景,却反衬了整首诗所描写的静。其次,“蝴蝶双双入菜花”是抓住了农村静景的细节特点来描写的。
再来看一首反映农民劳动生活的诗: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的景象,表现农村男女老少的劳动生活,赞美了农民的勤劳。
首句写成人的劳动生活,白天出门从事耕田之类的田间劳动,晚上到家还有绩麻纺线的室内劳动。次句写儿女的家内任务,烧饭、扫除之类的事。三四句写童孙的游戏。“学种瓜”虽是游戏,它的内容却是模仿劳动。在这样的环境中,连儿童都对劳动充满了热爱。这首诗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农民的勤劳。
这首诗描写层次井然,先写成人,次写十五六岁的儿女,再次写几岁童孙。这些人,实际上概括了农民人家所有的人。同时也概括了农民整个的一生情况。细节描写运用得很巧妙,“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一细节使整首诗显得十分风趣。
再次,我们来看一首揭发封建剥削制度的诗:
采菱辛苦废梨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种田聊种水,近来水面也收租。
这首诗写秋日农民采菱景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前两句写采菱辛苦。首句概括交待“辛苦”,二句则是对“辛苦”的具体描绘。“鬼质枯”写全人,“血指流丹”则是写局部,是一个特写镜头。后两句写农民所受剥削之残酷。“无力”说明农民采菱是由于贫困不得已而为之。“近来”句说明农民即使贫困如此,仍免不了要缴租,所受剥削可想而知。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山中寡妇》的尾联。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两点是很值得注意的:一是概括交待与具体描绘相结合,这样做使读者认识形象而深刻。二是进层写法,首二句为第一层,三句是第二层,四句是第三层。层层深入,从而将剥削之残酷写得十分深刻。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范成大的田园诗是广泛的吸取前人田园诗优点的集大成之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创造性,其成就之高可以说是超过了在他之前的任何一位田园诗人。正因为如此,他的这一组诗“一向被称作我国田园诗的典范”。(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至此,田园诗已经成熟,成为田园诗发展史的顶峰。